民主的深化連結於社群性的建構,一個有厚度,以及兼具各種尺度的社群性建構,而在地或是面對面社群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社群性」不等於「集體性」,而是「人」如何走向「社群我」的社會與文化過程。缺乏「社群我」養成的群體容易被單一概念綁架――不管是以公領域「理性」為名,還是以「民族主義」為名――造成某種集體性制約。經由社群建構之社會與文化過程,我們才能從對立和同一的矛盾中轉化為「社群我」。
過程或許繁複多變,就像各種文化為基底的樂章或是詩篇。不是每一次都要詮釋出完整的宇宙論意識,而是體會到文化根基的精髓,經由個人的實踐轉化為各種載體,不管是遊戲、文學、藝術、音樂、論述……象徵在某個起點開始,切合當下時空的脈絡,上下左右移位,引導人們進行「我」的轉換與質變,一個永不懈怠也永難完成的文化之旅。
這是「民主人」養成的真意,一個以人為主的民主政治。――林秀幸
如果民主不只是選舉,那還會是什麼?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貧富差距、民粹、不平等,一躍而為熱門討論的關鍵字,在知識份子慨嘆全球民主倒退、紛紛提問「民主為何失敗」的此時此刻,台灣也無法規避民主深化的任務。
本書以霍布斯、盧梭、涂爾幹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個人意識與公共意志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推衍出:「在民主政治下,社群與個人並重。」今日民主發展的困境之一,在於單一面向地強調個人主義、個人權益的維護,而忽略了整體社群的能力,包括人民互相溝通照顧的能力、以群體為思考框架的能力。
人民的權益,需要以社群整體的能量來維護。民主的深化,需要建構一個有厚度的共同體。
本書也透過再詮釋克里特島山村的偷羊、日本的武士道、峇里島的鬥雞,以及北台灣客家地區的宇宙論、閹雞競賽等象徵建構過程,說明民主淺層化的弊病、後果與可能的對治之道。並進一步剖析台灣的民主危機與生機,探討民主人的養成之道,企盼未來我們能建構一個不失去象徵能量、以人為主的民主政治。
推薦序 一本為政治工作者重探政治如何進步的專著/江旻諺
推薦序 韌性的民主,韌性的共同體/李丁讚
推薦序 地方工作應有的深度/邱星崴
推薦序 一起為更厚的,是你也是我的共同體努力/張淑惠
推薦序 原來「讓自己與夥伴成為人們期待的改變」是這樣/莊程洋
推薦序 民主共同體成員的重要功課/陳方隅
推薦序 從圖騰象徵的共同體到地方民主共同體/陳東升
推薦序 寫給台灣民主的政治詩學/黃丞儀
推薦序 從社群中的互動,看見真正的自己/劉維人
推薦序 台灣安身立命之路:共同體、民主、主權和人權的相互支持/戴興盛
引言
「共同體」和「民主」的跨學科之旅
疫情揭開序幕
共同體的哲學,哲學的共同體
透過約定,屬於大家共有的「國家」
盧梭「公共意志」的奧義
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
宗教與共同體
本章小結
象徵如何編織社群
偷羊的意義性
在涂爾幹視角的探照之下
武士道
紀爾茲的鬥雞
每一個社會都有他們的象徵體系
宇宙論與社群建構
台灣北部客家聚落的宇宙論
再回到政治學的軌道
後現代和後國家主義
「認同」與「協商」的社會過程
詹姆斯如何和我們的論述軸線接軌
「閹雞」如何跳躍在不同層次的共同體之間
象徵與記號
象徵的多義與質變
兩種後現代:postmodernity和postmodernism
台灣的民主危機和生機何在
正視民主危機、培植生機厚土
民主人
後記
參考文獻
專文推薦
江旻諺/台灣經濟民主連合客座研究員,《如水》編輯委員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
邱星崴/地方工作者
張淑惠/小民參政歐桑聯盟創黨召集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莊程洋/任職於民間倡議組織
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陳東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黃丞儀/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島國前進基金會董事長
劉維人/獨立研究者,社科譯者
戴興盛/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理事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