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9日,103萬名香港市民上街反對《逃犯條例》的修訂,遊行的人龍在蒸溽的夏日裡,由白晝行到黑夜,也正式揭開「反修例」運動的序幕。在2019年後,因多個媒體在大拘捕下停運,遊行示威及言論表達被打壓和審查,關於運動的獨立紀錄隨之散佚,民間的多元討論亦被扼殺。同時,當局積極透過定性和改寫真相,壟斷對運動的論述。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編者看見出版本書的需要。
「反修例」運動並不是一場由誰人策動的「黑暴」,而是香港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最久的群眾運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這塊土地的人們皆未曾有過「命運自主」的時刻。在2019年,面對中央政府長期醞釀、步步進逼的全面管治,數以萬計的市民不再沉默隱忍,而是選擇以反抗揭露「原來的正常就是問題」。2019年因此成為理解香港不可繞過的轉折點。
本書首先爬梳過去數十年的中港政治變遷及香港社運抗爭路線遞嬗,以勾勒「反修例」前夕的社會背景,再彙整「反修例」運動的報導、研究、抗爭現場的觀察及訪談,系統性梳理運動的發展軌跡,抗爭者提出的問題,開創的「戰線」及行動策略。最後,本書概述香港社會在2020年《國安法》實施後,截至2023年年中的劇變。
在運動五週年之際,編者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為未來成長於國安教育的世代,留下了解「我城」的線索;也希望華語世界的朋友們,能看見非官方版本的香港運動敘事,並轉化為行動的養分。
本書謹獻給:獄中的人們、上街的人們、沒有放棄找出路的人們,和願意了解香港運動的人們。
序/K同學
Chapter 1 歷史脈絡與運動背景
1. 殖民統治遺留的政治框架
1.1 「官商勾結」的制度和沒有民主的社會
1.2 「鎮暴」的殖民惡法
1.3 未能解殖的「回歸」
2. 中港政治變遷
2.1 「廿三條立法」和中央經濟讓利(1997-2003)
2.2 中港交流增加,中國認同提高(2003-2008)
2.3 中港矛盾惡化期(2008-2014)
2.4 中央加速收緊對港控制(2014-2019)
2.5 圖說:主權移交後的變遷
3. 香港社會運動的軌跡
3.1 主權移交爭議與民主運動(1980-1990)
3.2 「七一遊行」(2003)
3.3 主流民運外百花盛放的社會運動(2003-2013)
3.4 泛民主派步向分裂(2009)
3.5 本土派崛起(2011-2013)
3.6 「反國教」運動(2012)
3.7 「佔領中環」(2013)
3.8 「雨傘運動」(2014)
3.9 傘後本土派的上升
3.10 「反修例」的爆發
Chapter 2 「反修例」運動
0. 導火線:《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1. 第一階段:「反修例」示威和運動訴求的擴展
1.1 全民動員「反修例」
1.2 「包圍立法會」:第一發催淚彈
2. 第二階段:「五大訴求」的確立及街頭抗爭的激進化
2.1 「五大訴求」的確立
2.2 「街頭」作為抗爭的主戰場
2.3 其他抗爭戰線的開拓
2.4 「理大突圍」:街頭抗爭升級的極限
3. 第三階段:抗疫即抗爭──不同戰線的發展和交織
3.1 工會及「黃色經濟圈」
3.2 區議會選舉:民意的勝利
3.3 參選立法會
3.4 「抗疫」即抗爭
3.5 《國安法》的立法
4. 關於「反修例」,一些你可能也有的疑問
Q1 「反修例」運動的參與者是誰?
Q2 「反修例」運動在社會上受支持嗎?
Q3 「攬炒」是什麼?
Q4 「反修例」是「港獨」的運動嗎?
Chapter 3 「無大台」的群眾協作如何發生?
1. 「群眾協作」的共識
1.1 「無大台」和群眾自發
1.2 「不分化、不割蓆、不督灰」;「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1.3 「和勇不分、齊上齊落」
2. 新媒體平台:群眾溝通的載體
2.1 「連登」:運動策略和行動方案的集散地
2.2 「電報」:群眾外包和匿名協作的空間
2.3 政府的監控和打壓
2.4 新媒體平台的侷限
Chapter 4 抗爭在街頭
1. 政權的暴力鎮壓
1.1 武力鎮壓、酷刑、性暴力
1.2 大規模逮捕和檢控
1.3 「法外暴力」
2. 抗爭者的街頭示威
2.1 大型和平示威
2.2 激進化的衝擊行動
2.3 游擊堵路癱瘓城市運作
2.4 「私了」、「裝修」
2.5 社區快閃行動
Chapter 5 街頭抗爭背後的後勤網絡
1. 文宣隊:去中心化的資訊傳播和群眾動員
1.1 文宣創作
1.2 文宣傳播
2. 後勤網絡:街頭行動的後盾
2.1 「開源平台」:集散資源和配對服務
2.2 「家長」網絡:以人為中心的安全網
3. 醫療和情緒支援網絡
3.1 義務急救員
3.2 義務醫療團隊
3.3 情緒支援
4. 被捕抗爭者支持網絡
4.1 法律支援
4.2 「旁聽師」、「法庭直播師」、「送車師」
4.3 在囚支援
4.4 「再就業」支援
5. 後勤網絡在街頭沉寂後的發展
Chapter 6 街頭之外的抗爭
1. 新工會浪潮
1.1 過去的工運格局
1.2 「反修例」中的行業工人行動
1.3 民間大三罷
1.4 新工會浪潮的煉成
1.5 疫情下的新工會
1.6 新工會浪潮的意義和挑戰
2. 區議會
2.1 過去的區議會格局
2.2 「反修例」抗爭者搶佔區議會
2.3 區議會選舉的勝利
2.4 區議會的實踐
2.5 區議會的意義和挑戰
3. 「黃色經濟圈」
3.1 「黃圈」的形成
3.2 「黃店」參與抗爭
3.3 示威者的經濟抗爭
3.4 疫情下的互助網絡
3.5 「黃圈」的意義和挑戰
Chapter 7 後《國安法》時代
0. 《國安法》實施的背景
1. 我們該如何理解《國安法》?
2. 大檢控
3. 議會線的終結:制度內空間的收窄
4. 消滅公共空間的表態:打壓集會及言論自由
5. 意識形態工程:規管「軟對抗」和製造「真相」
5.1 媒體界
5.2 教育界
5.3 藝術文化界
6. 公民社會網絡:打壓和控制
6.1 清算「反修例」網絡
6.2 限制公民社會發展的環境
跋 對你來說,香港是什麼?/吳小姐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