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未完的五四:歷史現場和思想對話

未完的五四:歷史現場和思想對話

作者:陳平原
ISBN:9789882372870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04/2023
 

「他們是在大霧彌天、身處邊緣的狀態下,

以赤手空拳來肉搏這無物之陣。」

站在五四的延長線上,找自己時代命題的答案

「我不希望原本生氣淋漓的五四,

最終被簡化成一句激動人心、簡明扼要的口號。」

 

整個二十世紀,都是五四的時代。

 

人類歷史上有過許多「關鍵時刻」,其巨大的輻射力量,對後世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例如法國大革命之於法國人,五四之於中國人。二十世紀中國,就思想文化而言,最值得與其進行持續認真對話的,還是五四。甚至可以說,回顧上下一千年的中國史,最有創造力的思想文化運動,非五四莫屬。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陳平原將近二十五年有關五四的經典文章,結集成這本頗具論戰性質的文集。作為近代中國思想最勃發的時期,五四在他筆下不再是鐵板一塊,而是充滿動態感與複雜性,可敬、可愛、可嘆、可惜。除了帶領我們觸摸豐富鮮活的歷史現場,他特別強調五四作為「思想的磨刀石」的作用:讓五四一代人的思想砥礪當代人的思考。

 

「歷史的五四」泥沙俱下、眾聲喧嘩、生氣淋漓,「思想的五四」豐富多樣、生機勃勃、意猶未盡,這正是五四持續迷人的所在。

 

那時的新文化人,幾乎把每個有趣的話題都提出來了,

但每個問題都沒說透,遍地開花,卻很難結果。

必須等後來者追上來,在遍地野花中選擇一朵,摘下來,

插在頭上,再繼續往前走。

  • 作者簡介

    陳平原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 至2012 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中國散文小說史》、《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新文化」的崛起與流播》、《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等著作三十餘種。

  • 目錄

    序言
    初版序言

    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
    人類歷史上,有過許多「關鍵時刻」,其巨大的輻射力量,對後世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都必須認真面對,這樣,才能在沉思與對話中,獲得前進的方向感與原動力。對於二十世紀中國思想文化進程來說,「五四」便扮演了這樣的重要角色。

    為何不斷與五四對話
    走不出的「五四」?
    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

    多元並存的五四時代
    我喜歡用三個詞來描述「五四」的風采。第一是「泥沙俱下」,第二是「眾聲喧嘩」,第三是「生氣淋漓」。每一種力量都很活躍,都有生存空間,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現,這樣的機遇,真是千載難逢。

    危機時刻的閱讀、思考與表述——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
    新文化運動中「偏師」的作用及價值——以林琴南、劉師培、張競生為例
    直面核心文本——《五四讀本》前言

    兩代人的合力
    晚清與五四,這兩代人在政治理念、人格理想、知識類型以及審美趣味方面雖有很大差異,但基本上是走在同一條大路上,且不知不覺中「合力」做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古典中國向現代中國的轉型。

    「新文化」如何「運動」——關於「兩代人的合力」
    何為/何謂「成功」的文化斷裂——重新審讀五四新文化運動
    互相包孕的「五四」與「新文化」

    五四的闡釋和傳播史
    一百年間,「五四」從未被真正冷落過,更不要說遺忘了。我們不斷地賦予它各種意義,那些汗牛充棟的言說,有些是深刻挖掘,有些是老調重彈,也有些是過度闡釋。

    波詭雲譎的追憶、闡釋與重構——解讀「五四」言說史
    「少年意氣」與「家國情懷」——北大學生之「五四記憶」
    兼及「思想」、「文采」與「行動」

    我的五四之路
    三個關鍵詞(KEYWORD)—— 「關鍵時刻」、「觸摸歷史」、「思維操練」——是我從事五四研究的基點,既是立場,也是方法。

    從「觸摸歷史」到「思想操練」——我看五四及五四研究
    我的「五四」百年

    附錄
    與五四對話——答《光華雜誌》張靜茹問
    年長一輩應為後來者搭建舞台——答新華社記者任沁沁問
    新文化運動是一個播種的時代——答《鳳凰週刊》記者徐偉問
    整個二十世紀都是五四的時代——答《東方歷史評論》許知遠、莊秋水問

£19.00價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