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

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

作者:Eric Schluessel

譯者:苑默文

ISBN:9786267263624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12/2023
 

★★本書榮獲2021年美國歷史協會約翰費正清獎★★
★★全球唯一中譯本、獨家收錄中文版作者序★★
 
第一本從察合台語檔案探討近代新疆文明衝突的重量級作品
從穆斯林的東突厥斯坦,到大清帝國的新疆省
晚清中國征服者追求的儒家理想社會
如何摧毀新疆穆斯林與漢人的日常生活

 
「《異鄉人之地》是一部建立在豐富史料及精彩分析的卓越著作,書中充滿令人難忘的細節描述,涵蓋一群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梅爾清,《躁動的亡魂:太平天國戰爭的暴力、失序與死亡》作者
 
本書作者透過多語言史料的相互映照,闡釋湘軍集團所推行的教化工程背後的思想淵源及政治脈絡,並透過檔案紀錄中的漢人士兵、突厥穆斯林及回民事蹟,還原近代新疆社會的真實圖像。
 
《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描述十九世紀末晚清時期,中國本地湘軍集團重新征服了新疆地區,並嘗試以儒家社會的理想來改造這個「異鄉人之地」,將穆斯林教化為漢人。然而,這樣的教化工程卻對當地人民的身分認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隔閡、不平等和暴力,最終推動「東突厥斯坦」在地民族意識的形成。
 
首先,本書跳脫傳統官方敘事,透過漢人士兵、突厥穆斯林及婦女的平民視角,真實呈現近代新疆的社會生活圖像,涵蓋了婚姻、家庭以及宗教習俗的層次。本書指出,語言與文化的隔閡,而非宗教,是族群衝突的核心原因。雖然官方政府透過「通事」這樣的翻譯官僚,試圖進行調解與融合,但轉譯的結果往往造就了更激烈深層的衝突,而非平順的融合過程。
 
再者,本書深入爬梳左宗棠為首的湘軍集團網絡,並結合官方文書及雜史記錄,呈現湘軍集團和清帝國中央之間錯綜複雜的政治互動,如何影響晚清新疆社會的發展變化。而湘軍集團的行動背後,有著更為深層的中國文化脈絡──經世思想作為指導原則。再者,本書進一步分析湘軍的統治理念,揭示湘軍在新疆實踐經世思想的過程中,以儒家為核心的同化政策如何逐漸轉向殖民主義的方向。
 
本書最大特點,在於採取新清史觀點與歷史人類學的方法,將湘軍集團的教化工程與同時代歐洲殖民主義的「文明使命」進行比較。這樣的比較不僅打破了過往以帝國核心為出發點的歷史敘事基調,也從邊陲的角度出發,重新檢視中國歷史中隱而不彰的邊緣與核心關係。這樣的視角不但使讀者能夠深入理解新疆歷史的深層變化,同時也重新詮釋了中國歷史的近代脈絡。 
 
本書指出,儘管許多學者都著重於分析當代新疆衝突的民族主義訴求,但這種身分認同的形成過程非常複雜,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民族主義,還包括階級和宗教因素。湘軍的教化工程造成新的社會結構和話語,並促使穆斯林社區開始表達自己的身分認同,帶來穆斯林社區抵抗統治者的影響。理解晚清新疆社會的身分認同變遷,對於解釋當代新疆的現況至關重要。
 
一場身分認同的巨變!十九世紀末,重新征服新疆的大清帝國,嘗試以儒家理想改變穆斯林社會。本書揭示儒家及伊斯蘭文明衝突所帶來的深遠影響,由暴力及規訓而引發的社會分裂、不平等,直到今天仍然持續作用中。
 
儒家教化工程與突厥穆斯林:中亞的穆斯林社區,自元代以來信奉伊斯蘭教、使用突厥語言。然而,由儒家知識分子主導的改造計劃,嘗試改變穆斯林社會,導致當地產生文化衝突、社會不平等及日常暴力。
 
身分認同的轉變:歷經晚清同化時期的穆斯林,在抵抗外加的認同與重新定義自我身分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共同血統的神話,而成為日後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的起點。
 
當代衝突的起源:《異鄉人之地》不僅呈現近代新疆社會的關鍵變化,更闡釋族群衝突的核心並非宗教或道德觀念的不同,而是帝國與邊陲的統治及暴力問題,這對於理解當代新疆的現況至關重要。

  • 作者簡介

    許臨君(Eric Schluessel)

     

    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學博士,現任喬治華盛頓大學現代中國史助理教授。曾任教於蒙大拿大學,並曾於2018至2019年擔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梅隆研究員。著有《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以及中亞文獻教材《察合台文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Chaghatay)。

  • 目錄

    推薦序  你的新疆、我的故鄉/孔令偉
    推薦序  晚清在新疆塑造中華帝國的同化企圖和脈絡/侍建宇
    推薦序  認識辛亥革命前新疆的必讀作品/熊倉潤
    中文版序
    凡例說明

    導論
    前奏:在世界破碎之後
    吐魯番:異鄉人之地
    關於稱呼
    本書結構

    第一章 中國法律:教化工程的起源
    無法之法:「禮」的奧義
    教化使命的思想淵源
    湘軍共同體與其意識型態的社會淵源
    左宗棠與西北穆斯林地區的重建

    第二章 作為例外之地的新疆:教化工程的轉型
    左宗棠的繼承人和新疆建省的災難
    作為一個例外行政區的新疆
    作為法律上例外之地的新疆
    一個位於西北的南方省份
    湖南人的衰落和帝國多元主義者的增長

    第三章 前線調解:通事的崛起
    尋找中間人
    翻譯的類型學
    儒家學校
    通事的崛起
    調解與模仿

    第四章 壞女人和丟失的孩子:儒家殖民主義中的性經濟
    婚姻與性:習俗與觀念
    透過暴力和重新安置進行的遷移
    漢人男性購買突厥穆斯林新娘
    儒家父權制的突厥穆斯林殉難者
    父權制和邊界管制
    家庭中的民族性

    第五章 收斂屍骨:作為歷史創傷的穆斯林起義
    家庭創傷和集體創傷
    幽怨的神祕景觀
    以亡者為證
    流亡士兵送漢人魂魄歸鄉

    第六章 歷史斷絕與帝國終結
    中國皇帝如何成為一個穆斯林
    雅弗血脈的政治學
    韌性強大的帝國
    永恆的皇帝和世界的盡頭
    中國斯坦的纏頭

    結論
    謝辭
    註釋
    參考書目

£22.00價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