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咀嚼,自然會嚐出食物以外的一整個宇宙。|
吃這回事,多少人認真把它看作正經事?
從傳統街市的豆腐花,到茶餐廳的奶茶菠蘿油,
食物牽繫人心的距離;
由十七世紀美洲的蔗糖生產,至航海時代的醃製鱈魚,
食物引證社會的變遷。
我們吃的是文化和歷史,果腹的是回憶與人情味。
「即使嚐過世間的美食,也該要繼續欣賞簡單實在的東西。在努力向前跑時,仍要懂得在適當時候,回頭一看,因為還有人在原地,一直等待我們。」
推薦序 陳傑 專欄作者
推薦序 Sampson Wong 城市研究者
自序
第一章 吃的記憶
殺死港式魚蛋的真兇
沒歧視的奶茶世界
不如用唐餅配咖啡
雲吞麵在正餐之間
車仔麵不宜太富貴
快餐店是屬於青蔥歲月的
港式西餐,聖誕大餐
重新愛上士多啤梨雪糕
乾炒牛河的末日
「清湯腩不用太肥!」
世上只有兩種麵包店
溫暖的菠蘿油最窩心
只需要牛油皮或酥皮
莫忘街市豆腐花的美好
第二章 吃的反省
誰懂得品味咖啡的甜
甜蜜血汗
喝冧酒的自由
農夫為何吃不飽?
鹽的辛酸
航海食誌
櫻桃酒不是普通餐酒
海洋的末日
香味的消失
在墨西哥遇見合桃酥
第三章 吃的迷思
食譜有價?
你相信網上學藝的廚師嗎?
香港還可有百年老店嗎?
為何回憶中的酒樓早已不在了?
蘿蔔只吃芯,蒸魚只取腩?
千里送食材不如身邊好味道?
餐桌上看城市的未來?
築地市場的壽司特別新鮮?
日本預約店已不合時宜?
第四章 吃的隨筆
爸爸沒有教我吃魚頭
婆婆媽媽的廚藝
「處決」團年飯
屋邨士多的味覺回憶
尋找完美的常餐
美好的生活始於早餐
銷聲匿跡的夜茶
蓮香不香 茶樓不留
這些年我們失去的餐廳
最好的一頓不過如此
適合聊天的地方
「偏好大吃大喝(或狼吞虎嚥)的讀者,大概不見得會特別喜歡呂嘉俊的文字,因為那是需要細細品嚐,非常滋陰的一種閲讀經驗;如果文字都有味道,它誘人在餘韻漫長,不求濃烈刺激,但會帶來繼續思索的需要。」
——陳傑 專欄作者
「講飲食,但不只觸及味道,而是把飲食視作人類活動的一環,觸類旁通,將這一環跟其他重要的議題與文化省思,串聯在一起。」
——Sampson Wong 城市研究者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