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別人討論金庸時,你喜歡從哪個角度入手?
最強的男主角?
最適合當老師的女主角?
最聰明的角色?
你有沒有想過,原來可以由「香港故事」的角度去看金庸小說?
本書將傳記研究、文化史闡釋、文學場域分析、文本精讀諸方法融為一體,並致力於通過史料的發掘,試圖呈現當年香港文化界和傳媒界的歷史樣貌。
緒論/1
研究動機及目的/2
現有研究述評/2
研究方法及步驟/6
第一章 從作者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9
第一節 金庸本人的學養和經歷/9
一、顯赫的查氏家族/9
二、南來香港工作的原因/11
第二節 金庸本人的事業和創作/12
一、關心社會與辦報/13
二、小說以外的寫作/15
第二章 從時代環境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18
第一節 香港50年代的尚武風氣/18
一、香港治安惡劣/19
二、抵禦外侮的思想/21
第二節 香港人對中國文化的渴求/23
一、殖民地對中國文化的淡化/23
二、中國人的尋根熱忱/25
第三節 香港人對「江湖」和「烏托邦」的嚮往/29
一、「江湖」對現實生活的作用/30
二、「烏托邦」對香港人的意義/33
第三章 從香港50年代文壇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39
第一節 香港人閱讀報紙副刊的習慣/39
第二節 「左右」陣營思想及其刊物/41
一、香港的政治環境/43
二、出版業的狀況/46
第三節 香港作家的創作實踐路向/50
一、不為名利的創作/51
二、為了糊口的寫作/53
第四章 從武俠小說類型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56
第一節 對舊派武俠小說的借鑒和吸收/56
一、還珠樓主/59
二、平江不肖生/61
第二節 與新派武俠小說不同的創新性/62
一、梁羽生/65
二、古龍/66
第三節 出版與修訂的意義/68
一、不同載體的意義/69
二、不同版本的意義/71
第五章 從文本看金庸小說的創作發生/74
第一節 保留中國傳統小說的特色/74
一、古典詩詞回目/74
二、善惡有報的傳統觀念/75
第二節 吸收西方文藝的表現手法/77
一、多線並行/78
二、心理描寫/80
第三節 情節與主人公的創造與配合/81
一、從俗套中尋找出路/86
二、脫離世俗的完人/93
結語/99
參考文獻/101
附錄金庸小說改編作品清單/107
附錄《遐邇貫珍》(1853年8月第一號)/116
附錄《文匯報》(1954年1月14日第六版)/117
附錄《文匯報》(1954年1月17日第四版)/118
附錄《文匯報》(1954年1月18日第四版)/119
附錄《大公報》(1953年11月24日第六版)/120
附錄《大公報》(1953年12月1日第四版)/121
附錄《大公報》(1953年12月3日第四版)/122
附錄《大公報》(1953年12月6日第四版)/123
附錄《大公報》(1954年1月16日第四版)/124
附錄《大公報》(1954年1月17日第四版)/125
附錄《大公報》(1954年1月18日第四版)/126
附錄《大公報》(1954年2月12日第八版)/127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0日第九版)/128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6日第十版)/129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7日第一版)/130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7日第九版)/131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7日第十一版)/132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9日第二版)/133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19日第四版)/134
附錄《星島日報》(1954年1月20日第六版)/135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8日第三版)/136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8日第八版)/137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17日第一版)/138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17日第四版)/139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18日第二版)/140
附錄《星島晚報》(1954年1月18日第四版)/141
附錄《明報》(1961年4月30日)/142
附錄《明報》(1961年7月4日)/143
附錄《明報》(1961年11月2日)/144
附錄《明報》(1961年11月3日)/145
附錄《明報》(1961年11月5日)/146
附錄《明報》(1961年11月6日)/147
附錄《倚天屠龍記》始刊,《明報》(1961年7月6日)/148
附錄《天龍八部》始刊,《明報》(1963年9月3日)/149
附錄《笑傲江湖》始刊,《明報》(1967年4月20日)/150
附錄《鹿鼎記》始刊,《明報》(1969年10月26日)/151
專家好評推薦
「書名提示『香港故事』,用意已呼之欲出,認為香港的歷史大場景,實促成金庸作品的誕生。作者循此而用力,以簡練的文筆,鋪陳豐贍的材料,益見脈絡條暢,富有思致,讓我十分驚艷。」——鄭吉雄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文化歷史講座教授
「本書將傳記研究、文化史闡釋、文學場域分析、文本精讀諸方法融為一體,並致力於通過史料的發掘,『親臨』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的現場,並試圖呈現當年香港文化界和傳媒界的歷史樣貌,顯得尤其可貴。」——張檸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歷來研究金庸小說的專著,多如恆河沙數,惟近世學者均以分析文本內容與藝術手法為研究重點,針對香港社會與金庸的關係則如鳳毛麟角。本書可貴之處,在於作者在前賢研究成果上,補苴罅漏,探討當時香港社會與政治環境因素對金庸小說形成的影響,以及金庸小說對香港文學發展所帶來的啟示,可謂發前人未發之覆,是書的研究價值可見一斑。」——余文章博士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香港至今仍未見有金庸小說的博士論文,然而香港最應該有金庸小說的博士專論。區肇龍博士將其論文修訂出版,精益求精,從作者背景、社會歷史脈絡、武俠小說傳統、文本內部研究等進路研究金庸小說,資料詳實,見解獨到,為金庸小說研究補上了漂亮的一筆。」——譚志明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高級講師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