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曾一度服膺的自由主義民主政治現今陷入危機,民粹主義乘勢而起。民粹主義並非意識形態或政治體系,而是芸芸「做政治」的形式之一。它於近年突圍而出,建立全新的集體行動主體──人民。
民粹主義並非民主政治的反面。它可以是奇兵利器,創建新的政治力量,建立政治疆界,恢復民主,重建政治。很多人以為民粹不過是媒體中常見蠱惑人心、情緒化的烏合之眾,但政治思想界翹楚尚塔爾.墨菲卻另闢蹊徑,將之指認為切實「做政治」的行動力量。
墨菲在這本新作中重新定義「左翼民粹主義」──政治,就是要建立政治疆界,將社會劃成不同陣型,動員「敗犬」對抗「權勢」。這是一場危急存亡的鬥爭──民粹主義將在當代反後政治與後民主威脅的衝突中,以勝利之姿冒起,主導未來。右翼民粹主義與左翼民粹主義之爭,如箭在弦,誰能成為未來統識?那就要看左翼民粹主義有沒有能力把人民接合起來,邁向恢復民主之路。
《寫給左翼民粹主義》,也是寫給你──看見民粹力量,卻不願民粹只流於排外和宰制別人──的書
譯序
緒論
第一章:民粹接點
第二章:向戴卓爾主義學習
第三章:基進化民主
第四章:人民的建構
總結
理論附錄
一種反本質主義的進路
民主的競勝概念
鳴謝
墨菲的重點,首先是政治實踐。她不是要解釋現象或證成某種政治倫理,而是要指導出切實可行的運動方向。第一點就是要確立政治運動的目的:「基進民主」,一種由人民自由平等地當家作主的政治經濟體制,真正的人民主權(popular sovereignty)。
——李達寧
她在《寫給左翼民粹主義》寫道,能夠在戴卓爾主義學到的一課,是如何擺脫傳統中間偏左或偏右,以黨派利益主導,「又砌又傾」的模糊路線,重新連結成龐大的左翼陣線,以平等和自由為綱領,共同爭取一個超越舊有福利國家的左翼政治未來。
——李宇森
墨菲的主張,是有別於傳統觀點;她認為「民粹主義」不是一種意識型態,而是一種中性的政治動員策略。情況仿如上文的統識策略,如果民粹只不過是一套動員方法,它便有賴於其背後的「主義者」來定性。
——方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