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的憂鬱,是樹的憂鬱;上一代的憂鬱,是鹿的憂鬱。一隻動物上路,四蹄一躍,光溜溜,幾近無法回頭,無太多行裝,因而遷居至此,忍痛割捨。」
這是一部關於香港、臺灣兩地的小說。
二〇一九年後,隨著社會運動波盪與國際政治形勢劇變,對香港人而言,臺灣有了新的意義:是共同體、避風港、烏托邦,也可能是再次離開的中途停頓點。《樹的憂鬱》寫下二○一九年後,港臺兩地間,人們流離的複雜心理:留下與離去、噤聲無語與續存記憶,每個抉擇都困難。因流亡、求學、移民、或結婚落腳臺灣的港人,在異地面臨的文化衝突,離開後的內在歉疚、遭遇更多元且衝突的政治分歧衝擊,格格不入或融入,夾在其間該如何調適。
「直至妳發現,人們擁獲的種種權利、關懷和愛,也許都像室友們每部電腦或手機殼後斑斕且交錯的思潮與主張貼紙們,匯成的蜃景。那麼好看,又那麼易於破損,輪常替換。」——〈野貓〉
「一個人,在將要失去自由,甚至死亡前,他必須先捍衛其微不足道而深切的價值,有時是尊嚴,有時是記憶,有時是遺憾,有時是恥辱。」——〈辦雜誌〉
「我們要怎樣翻譯我們的語言,才能抵達遠方?」——〈愛人〉
※隨書附贈「寄給遠方」明信片一張
無論任何時刻,人身在何處。
親筆寫下給予遠方親友的祝福、祈禱或思念寄出。
產品詳情
目錄
推薦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繪者簡介
編者簡介
目推薦序——〈烈焰的哀傷〉,謝曉虹
輯一、困頓與流離
捕鼠
野貓
輯二、行與躍
辦雜誌
寫生團
輯三、 To Write or Not to Write
家長
愛人
輯四、樹的憂鬱
樹的憂鬱(上)
樹的憂鬱(下)
專文推薦
謝曉虹(香港作家,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
各界推薦
宇文正,作家
李金蓮,作家
李智良,香港小說家
張亦絢,小說家
陳 慧,作家
童偉格,小說家
黃崇凱,小說家
梁莉姿
生於一九九五年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寫詩、散文及小說,著有《住在安全島上的人》、《明媚如是》、《日常運動》及詩集《雜音標本》。曾獲第六屆台積電小說賞及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組(2023)。部分作品譯有英文及法文版本。
《樹的憂鬱》入圍第二十三屆「臺北文學年金」獎助計劃。
現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研究所(創作組)。願想繼續書寫香港。
智海
一九七七年出生於舊香港,自幼喜愛畫畫。一九九九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食品及營養科學系,大學時代起發表漫畫及插畫,見載香港報章雜誌及海外漫畫選集。著有漫畫集《圖書館&我和我聖人》、《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江康泉合著)、《灰掐》(鴻鴻合著)、《默示錄》、《花花世界》系列等。部份作品譯有法、意、英、及芬蘭文。除漫畫出版外,亦從事繪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