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夏思義博士香港史研究的最新力作。全書共分六章,深入探究大嶼山、九龍西部、西貢、長洲、坪洲、香港仔、赤柱、筲箕灣、鯉魚門、九龍城、古洞等本港多個地區的村落或墟鎮歷史。
作者在半個世紀前來到香港,自此醉心於研究本地歷史,特別是香港新界的墟鎮和村落的歷史。由於本地社群的歷史往往缺乏文獻資料記載,作者十分着重利用在1980至1990年代之間訪問鄉村耆老所獲得的口述資料,從中了解他們和他們的父祖輩有關鄉村發展的傳說。
書中附有超過100幀插圖,以及約70幅地圖,內容非常豐富,帶領讀者以全新角度認識香港如何從過去的村落和墟鎮,演變成今天的國際大都會。
產品詳情
目錄
推薦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繪者簡介
編者簡介
高添強序
中文版自序
前言
自序
緒論
第1章 海南柵:大嶼山北岸的聚落與社會
第2章 西九龍:英國人到來之前
第3章 仇與恨:早期西貢的聚落與政治,1550至1911年
第4章 地與海:鹽業、漁業與香港港口城鎮的社會發展
第5章 水道旁:鯉魚門地區的打石業與社會
第6章 寮屋區:有關侯王新村與古洞的歷史劄記
參考文獻
多數香港史著作都是從英國人的到來說起,只是偶爾會順帶提及香港受到殖民管治之前的時代。夏思義是香港史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在書中探究了本地華人族群、商業、港口城鎮和寮屋等議題,為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補充。這是一部真正出色的作品,相信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科學學者都會甚感興趣。
—— 華琛(James L. Watson,哈佛大學中國社會費正清講席、人類學榮休教授)
夏思義 Patrick H. Hase
劍橋大學博士,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名譽院士。居住香港逾五十年,長期研究本地居民的歷史和傳統生活,對本地歷史深有研究,獲委任為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沙頭角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和開平市人民政府榮譽顧問。著有The Six-Day War of 1899: Hong Kong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中譯本:《被遺忘的六日戰爭:1899 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Forgotten Heroes: San On County and its Magistrates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Settlement, Life, and Politics: Understanding the Traditional New Territories等書,以及多篇關於本地歷史的學術論文。
林立偉
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並獲香港中文大學翻譯及新聞學碩士學位。翻譯作品包括:《被遺忘的六日戰爭:1899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新界百年史》、《冷戰與香港:英美關係1949-1957》、《穿梭太平洋:金山夢、華人出洋與香港的形成》、《帝國夾縫中的香港:華人精英與英國殖民者》、《大館:英治時期香港的犯罪、正義與刑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