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日漸遠離,曾經在佔領現場湧現政治希望、熱情和等待,似乎已成過去,逐漸被我們遺忘。相反,事後的失敗情緒、當下反送中運動反覆出現的瓶頸,困囿了我們對未來的想像。
或許,這正是閱讀《民現》的最好時機。在佔領結束、雨傘運動看似失敗的「其後」,《民現》讓我們另覓思考城市和民主的路徑。
民現,即「民眾現身」。向來隱沒於城市、營營役役的民眾,在七十九日的雨傘佔領中現身──他們平靜,卻為城市帶來極大不便;他們以行動帶出政治訴求,同時產生了大量文化產品、藝術品和紀錄片。《民現》從佔領區內示威者的親身經驗出發,藉由這宗民眾現身事件,探索佔領如何是一種共居實踐。
彭麗君通過細讀漢娜.阿倫特的政治理論,再並置香港的政治困局與實踐,嘗試繞過以國家為本的主權,把我們領向以城市為本的民主。當我們討論香港的前程,往往以香港的核心價值──自由與法治為基點,《民現》嘗試以「城市權」,開闢另類的政治想像:我們能否超越現時的民族國家體制,發展出一套以城市為本的民主?能否既繞過國家,又與國家共存,與之分享、匯集和劃分主權?
傘運所帶來的象徵性力量,可以揭示歷史,也可以打破歷史。
《民現》並非雨傘運動的歷史總結,而是嘗試開啟這座城市和城中民眾的政治潛能。通過了解歷史,擁抱當下,再直面民主和伴隨而來的危機,我們或許能活出一個未知但屬於自己的將來。
中文版作者序
譯序
導論
第一章:主體互聯及佔領運動
第二章:雨傘運動及其參與者
第三章:社交媒體及社會性
第四章:佔領、藝術與地方
第五章:紀錄片與歷史書寫
第六章:城市權
第七章:自由及其規限
第八章:法治
結語
人名對照表
參考書目
書中的關鍵就在於,藉由佔領運動中呈現的「民現」、「共居」,要如何推導出反對單一主權的城市共同體構想。換言之,該書的特色就是,作者試圖通過雨傘運動內部的具體樣態,而非其運動理念、運動成果,來構建 香港的政治想像。
——李雨鍾
「民眾的出現」是她首先在書中提出的概念,但她不想把「民眾」僅僅視為「被壓迫者」,而是一群互相爭論、嘗試治理自己的人民;她把民主視為一個永遠在進行中的「過程」,一個民眾互相治理、而又不屈從於對方的過程。
——符雨欣
本書透過人類學式的訪談與調查,讓讀者感受到真實人物的生命歷程的親近性。我甚至認為《民現》就是正處在歷史關鍵時刻的香港的時代證言,記錄傘運及其後的發展,展現一種「記憶意志」,提醒世人不要遺忘。不僅如此,《民現》也嚴肅思考香港的政治出路,大膽地提出重新想像主權的可能性。
——黃涵榆
書中引用阿倫特在《人的條件》中對私人、公共領域和社會空間的劃分大概可以提供解釋,阿倫特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役過度擴張社會空間,入侵私人及公共領域。但審視了香港的情況後,作者反過來認為全面社會化(包括社交媒體普及),才恰好讓一系列抗爭運動得以發展。
——彭依仁
佔領既是表達訴求的行動,亦是嘗試從中建立社群的民主實踐,像書中所說:它不單是一場抗議運動,也是一宗群居事件(communal event)。這是《民現》的關鍵主張,民眾在佔領中「現身」,通過協商、討論和相互理解促成共治,從而形成公共的政治意識。
——黃柏熹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