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證據可以呈堂,有些卻不會考慮?
明明是公開聆訊,有些內容卻不能公開?
「死因研訊」到底有何意義?
法庭理應秉行公義,理想與現實有甚麼落差?
香港法庭絕大部分聆訊開放,讓司法程序公開於人前。但對於沒受過法律訓練的公眾,法律有時很複雜。
《法庭線》藉成立兩周年推出本書,嘗試從讀者關注角度,探討香港刑事審訊的程序、概念和原則,以及法律制度,輔以近年案例及新聞人物訪問,側面記錄因各種原因被牽扯進入法庭的人,與他們的故事。
「法律101」為《法庭線》欄目,定期刊出介紹香港刑事審訊程序、法律制度文章。
本書輯錄兩年來刊出的逾30篇文章,按主題排列整理,並加入最新案例重新編訂。
本書有咩特別?
※ 《法庭線》首本法律知識普及書
※ 匯集逾30篇法律101文章,按主題重新編訂
※ 超過50宗近年案例,闡述在香港法庭實踐的法律制度和原則
※ 貓貓插畫陪伴讀者閱讀嚴肅題目
※ 公眾關注案件的現場採訪照片
※ 3專訪記錄與法庭相關的人和事
書名有咩意思?
書名「公民司法認知」,靈感來自法律原則「司法認知」(judicial notice)。在法庭上,這概念意指一些眾人皆知、普遍不受爭議、毋須證據下可確立的事情。
法官審案可運用「司法認知」,將一些事實納入推論。同樣地,大眾對香港司法制度、法律原則,也可以培養基本理解和認知,看懂在繁複程序背後,法律是如何實踐。
受咩刺激踩過出版界?(好得閒嗎?)
我們剛在5月完成兩年營運,面對訂閱收入明顯下跌的境況,今次希望以新方式接觸新的讀者群,讓更多人認識《法庭線》,努力爭取訂閱以外的收入渠道,開拓生存空間。
這書引用的案件,大多是我們兩年來的採訪成果。在法庭案件日益重要的時代,我們想推動法律知識普及,讓讀者更易理解有時頗為複雜的法庭新聞報道。
序
推薦序—陳文敏
推薦序—劉進圖
推薦序——李立峯
自序—陳婉婷:來一場社會實驗
自序—陳信熙:寫在兩周年之前
編者的話
第一章:程序篇 由檢控、答辯到審訊
(甚麼是 9P?87A?交替控罪?⋯)
第二章:審訊篇 控辯博弈 舉證、盤問與證人
(甚麼是犯罪意圖?司法認知?永久終止聆訊?⋯)
第三章:判決篇 刑罰種類、刑期扣減與上訴機制
(甚麼是認罪扣減?三審終審制?紐頓聆訊?⋯)
第四章:制度篇 由普通法、人大釋法到陪審團
(甚麼是普通法?司法覆核?甚麼案件會有陪審團?⋯)
法庭線兩周年工作報告
陳文敏(港大法律學院客席教授):「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令我們對香港的刑事制度有更深刻的認識。」
劉進圖(資深傳媒人):「值得所有入職傳媒行業跑法庭線的記者,以及工作上可能涉及了解法庭運作的人士,人手一本。」
李立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可能比一般法律學教科書更貼近市民在法庭新聞中可能會遇上的東西。」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