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想要瞭解香港的人而作
香港很獨特,但香港不孤單。身分該如何理解?歷史該如何記憶?權力是否必須服從?制度該如何改變?面對系統性敗壞時能如何力抗?這些問題,不只香港人在面對,也不只香港人在嘗試回答。對香港的未來,我不敢盲目樂觀。不過如果香港的故事能激發更多人勇於問問題,不急於下定論,慢慢去找答案,容許不同意見的存在,也算在世上留下了一個難能可貴的印記。——梁啟智(本書作者)
本書撰寫的初衷是力求化解中港之間的訊息差異與鴻溝,希望透過系統性討論,把香港各種困境與議題的前因後果說明清楚;同時也試圖探索一系列重要問題:如果中國對香港的主流理解有嚴重偏差,理由是什麼?背後是否有結構性的成因?希望透過理性探討,帶動更多人一起提出質疑,尋找答案。
本書於網路社群平臺連載期間,香港爆發了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抗爭運動,引來全世界關注。香港位於普世價值與中國體制碰撞的最前線,理解差異與衝突的由來,不只提供了香港人思考前路與自省的機會,也提供了外地,以及同處於碰撞前沿的臺灣人理解如何應對與面對「中國崛起」現象。
作者透過三十六道問答,如「香港自古以來不就是中國領土嗎?」、「為什麼香港的抗爭近年愈來愈暴力激進?」、「一國兩制還有將來嗎?」,以兼具縱深與橫向的方向道出香港百年來的認同之爭、制度之爭,以及該往何處去的問題。香港為何會成為近日世人眼中的「示威之都」,香港人又是什麼?本書將提供明晰的脈絡。
【推薦序】看見香港: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 ◎張潔平
【臺灣版序】 既然歷史沒有如果
【簡體版序】 實事求是、尋根究柢
【前言】 答問做為一種異議
第一部 認同之爭
香港自古以來不就是中國領土嗎?
中國政府錯解香港歷史了嗎?
中國大陸誤解香港帶來什麼後果?
「香港認同」是怎樣開始的?
「香港認同」和「中國認同」是否對立?
香港人當年是否害怕九七?
香港人當年有否喜迎九七?
為什麼九七後的香港人更抗拒中國大陸?
為什麼香港人不集中力量發展經濟,而在認同問題上糾纏?
本土主義和中港矛盾為何在近年急速冒起?
香港人都是中國人,為何還要討論身分認同?
為什麼會有香港人反對國民教育?
普通話會取代粵語成為香港的主流語言嗎?
第二部 制度之爭
中港對特區政治制度的最大分歧是什麼?
香港真的實行三權分立嗎?
香港真的實行高度自治嗎?
為什麼外國政府常常對香港問題說三道四?
為什麼行政長官選舉會被批評為假選舉?
為什麼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總是民望低落?
英國人留下來的制度為何九七後就行不通?
為什麼立法會議員只懂批評不會建設?
為什麼立法會議員變得愈來愈激進?
為什麼立法會一天到晚都在「拉布」而不議事?
為什麼香港的法院會有外籍法官?
為什麼會有香港人反對人大釋法?
區議員的職責不就是服務街坊?為何要政治化?
為什麼香港會有這麼多民意調查?
為什麼無線電視會被稱為CCTVB?
為什麼香港一天到晚都有示威遊行?
為什麼香港警察近年屢受批評?
為什麼香港的抗爭近年愈來愈暴力激進?
第三部 往何處去
為什麼香港人在九七後才忽然熱衷爭取民主?
九七後的香港政制不是比九七前更民主嗎?
為什麼香港到現在還未有普選?
普選可以解決香港所有問題嗎?
一國兩制還有將來嗎?
【結語】 論系統性敗壞
香港所真實經歷的,需要被看見。而被看見的基礎,是找到自我述說的基礎、方法與能量。這是為什麼,這一本《香港第一課》如此重要。——張潔平(Matters創作平臺創辦人)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