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 沒有放棄和願意牢記的人。
面對由威權邁向後極權管治的年代,香港人還有抗爭的選擇嗎?如果有,這條抗爭之路可以如何走下去?
作者認為,所謂的「威權法治」,並不純然是中共社會主義法治移植的結果,香港的威權法治必須回溯到英國殖民時期的法律意識型態。中共是透過英殖時代遺留的法制,添上在新疆和西藏厲行多年的治術,延續了法律作為打壓異己的殖民治理。本書第一輯爬梳了香港「威權法治」的背景脈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法律就是政治。既然政權以法律作為威權政治的武器,法律亦應是爭取民主和自由法治的場所,是抗爭政治的劇場。然而如何在威權下「光復」法治?反威權的民主運動,便是一途。第二輯「頑抗之年」便記錄了香港近年規模最大、觸發中共以國安法鎮壓香港的一場反威權抗爭──二○一九年的反修例運動(反送中運動),作者針對修訂逃犯條例本身的爭議、運動過程的警察暴力深入分析,以國際社運變遷的脈絡去反省這場反威權抗爭為香港帶來的危與機,並挑戰華人社會對「暴力」避重就輕、重責示威人士、卻迴避當權者使用暴力的思維。第三輯「民主之路」反思香港一直以來的民主運動和選舉政治,一方面從泛民抗爭之路省思傳統民主運動策略的得失,包括「寸土必爭」與「直接鬥爭」、「議會有用」與「議會無用」等等不同論述路線的角力;另一方面則借鑒國際經驗,分析主權國下的不公正選舉制度對香港民主運動產生的影響。
壓迫是辯證的,雨傘運動後的威權法治,催生了反送中運動,令香港三十多年來由精英主導的民主化運動,一夕蛻變成全民出動、跨越地域的反威權抗爭。最終,這場逆權運動迫使中共強加國安法和民主大倒退的選舉改制於香港,同樣是一夕之間,香港的法治神話、民主之夢先後宣告幻滅。隨之而來的,是政權推動的司法迫害。港區國安法通過週年,香港面目全非。民主之夢告終,未來還有沒有民主運動?──作者提醒:莫忘個體的道德力量、庶民的抗爭、公民社會的凝聚力,往往是政治社會和政治文化變革的核心動力。我們要扣問的,也許不是抗爭之路何從,而是我們的人生路何從。我們有沒有這種視抗爭為自我修行的覺悟,時刻保持初心,暗中增廣見聞、交朋結友,以一己微末之力,在不足為人道的日常生活中稍稍衝出舒適圈,為因抗爭而受迫害的弟兄姊妹多行一步?──「做返啲香港人應該做嘅嘢」(做香港人本應做的事)或許就是一切的答案。
推薦序/周保松
推薦序/陳健民
推薦序/王慧麟
自序
前言 由威權邁向後極權管治的香港,還談什麼法治和民主?
第一輯 威權法治
威權法治之源
英國移植的是帝治,不是法治
香港《基本法》內在的政治矛盾
奠基威權法治的兩道板斧
主權至上的法律意識形態
取締三權分立的全面管治權
刑檢就是政治
誰是破壞法治的元凶
檢控官如何在法庭操作政治?
抵抗威權法治
拒絕迷信殖民「法治」
法律精英與公民社會並肩
美國司法抗爭的教訓
第二輯 頑抗之年
修訂《逃犯條例》的法治與政治
中港「融合」得來的憲政新秩序
修訂《逃犯條例》破壞香港憲政秩序
反對初心是守護香港家園
和勇不分,負隅頑抗
在茫茫黑夜,百萬人選擇光明
聽聽立法會佔領者的心聲
逆權運動是無權者的抗爭
運動若水,陣地如山
不合作、不作為、不改悔的政府
打壓、籠絡與消耗的持久戰
解構警察暴力之源
「六.一二」警察暴力,開啟頑抗之年
抵抗國家機器的暴力產業鏈
警察「以武製暴」,算是反人道罪行嗎?
再無權威,只有威權;只懂譴責,不去問責
警暴心理學(一):警察製造的非人化暴力
警暴心理學(二):「止暴制亂」的理論盲點
社會回到正常,等於對政權暴力習以為常
向示威者開實彈,算什麼專業執法?
威權警政是香港的政治病毒
重組警隊,刻不容緩
國際視角看逆權運動
海外社運人如何看待香港反送中運動?
自由世界眼中的香港
從黑人同命運動看反送中運動
政權的國安反擊戰
國安法風暴下,仍然要向前走
國安法的例外狀態
國安法臨下,重讀哈維爾
國安法下,民主派總辭議會後何處去?
「左翼」在逆權運動的危與機
第三輯 民主之路
薪火相傳的民主運動
悼念八九六四,建構本土民運
知識生產與進步社運
佔中審訊是香港人的暮鼓晨鐘
「議會戰線」的反思
選舉制度大倒退下的「議會戰線」
再思「寸土必爭」論之一:二○一六年選舉委員會選舉
再思「寸土必爭」論之二:二○一七年行政長官選舉
泛民參選機制的盈與虧
再思「議會無用」論
選舉觀察與鞏固民主
觀察選舉的國際準則
選舉管理機構與選舉公正
觀察初選的實驗
以抗疫為由押後選舉的盲點
境外投票與操控選舉
宗教自由與公民社會
宗教靠攏政權的尷尬
迎合威權的天朝神學
中梵協議侵犯宗教自由
自由世界與威權國度的抗爭
衝出國際的威權主義
假民主與真選舉
在侵蝕民主的年代抗爭
瘟疫之春與人權嚴冬
結語 步向後極權社會的香港,抗爭之路何從?
「欲覓前路,必先回望。……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年發表的時事評論,以法律為經,以政治為緯,對香港威權法治及社會運動有許多扎實獨到的分析,是瞭解香港政治不可多得之作。」──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黎恩灝因為看到司法已變成抗爭的場域,他的研究志趣亦從政治學轉移到法律學。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可預見有更多司法人員抽離於具體政治脈絡,以維護法律和秩序之名,協力打壓人民對不公制度的抗爭。而抗爭者則要糾纏於以純粹的法律概念,抑或更廣闊的政治論述在法庭上為自己和運動申辯。我期待有更多像黎恩灝的年輕學者,從他們的專業角度來幫助我們理解趨近後極權政治的香港。」──陳健民(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條路應該點走呢?……作者提出了『進步社運』的想法:有沒有可能做到香港社運內部左、右兩翼的對話呢?作者這個提法,既是迫切,也是回應當前形勢的一道思想猛藥。在世衰道微的時代,我們需要讀書來平靜心神,更需要理論來思考未來。恩灝這本書及時回應了時代的需要。我強力推薦。」──王慧麟(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法律系哲學博士)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