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英國自 1970 年代末期開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角力及談判,直至 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中國才完結。近年,香港政局不穩,有論者提出疑問:在香港前途談判期間,如果英國政府採取較強硬的態度,會否有不一樣的結果?
本書由 1970 年代開始說起,深入記述及剖析中英雙方就香港回歸問題進行談判及角力的歷史,包括麥理浩與鄧小平在北京會面、戴卓爾夫人訪華、中英談判的全過程、香港政制發展的爭議等。過去人們只能從雙方官員的公開講話及新聞報道了解這段歷史,而本書的特別之處是參考了近十年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陸續解封的機密檔案,包括英治香港時期的政府檔案、香港政府官員與英國政府之間的往來書信及電報等,揭開中英雙方及多位政治人物在外交辭令背後較真實的想法與盤算。
通過閱讀解密檔案,讀者可以親自「觸摸歷史」,重新認識這段影響香港未來的重要歷程。
第一章 英國開始思考香港前途問題
第二章 麥理浩會見鄧小平 初探北京底線
第三章 中英就華潤天水圍地皮鬥法
第四章 戴卓爾夫人訪華 揭開香港前途談判序幕
第五章 曲折的香港前途談判
第六章 香港政制發展爭議
第七章 1989 年六四事件的衝擊
第八章 衞奕信被撤職及彭定康政改爭議
第九章 李嘉誠入籍英國大計
英國解密檔案中的一些人與事
香港回歸大事記 1979–1997
附錄:《中英聯合聲明》
「這本書紀錄了歷史,也講出政治人物的故事,令人唏噓,更叫人讚嘆。」
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
李律仁
「此書不但具有以史為鏡的意義,更讓人有撫今追昔,掩卷感動的感性觸動。」
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
范鴻齡
「我作為歷史愛好者,認為本書是認識這段歷史不可多得之作。」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
馬時亨 GBS, JP
「張家偉先生採用部分英國解密檔案,環繞主要轉捩點,補充九七回歸歷程的敍述,筆鋒敏銳,鋪陳清晰,讀後對當年事態多一層認識。」
香港特區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
張炳良
「這是一本嚴謹和以深入研究為基礎的「活的歷史」。」
資深大律師
張健利
「作者梳理英國的解密檔案,補充了不少重要的中英會談細節,讓我們可以比較深入了解這段重要的歷史。」
《明報》前總編輯
張健波
「這本專著絕對豐富了我們對一國兩制、九七回歸的前世今生的認知,是進一步探討香港過去與未來的重要基石。」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葉健民
「張家偉的《英國檔案中的香港前途問題》對了解香港近代史很有幫助。」
民主黨前主席、前任立法會議員
劉慧卿傳媒社會,探討當地知識分子的出版活動,並以《儒林外史》為例子,考察明清兩代的出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