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張佔領區相片,重現七十九天愛與和平烏托邦;
十位抗爭者十年一記,回望香港不屈時代。
2014年,79天的雨傘運動,最直接的爆發原因固然是抗議中共剝奪香港人「我要真普選」的訴求;但當年金鐘佔領區「夏慤村」大台背板的「命運自主」四個字,或許更能反映香港人不甘心繼續被宗主國玩弄的抗爭意志。運動的普選訴求沒有達到,猶如烏托邦的佔領區也被政權消滅殆盡,但公民抗命的意識紮根,傘落社區,香港人的命運從此不一樣。
雨傘運動的緣起,可追溯至「佔中三子」之一戴耀廷教授發表的〈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這篇文章在香港爭取普選最低沉的時刻出現,一石激起千重浪。之後十年,香港經歷了更大規模的2019年反送中全民抗爭運動,換來中共更玉石俱焚的反制,在國安法和廿三條的緊箍咒下,香港沉淪為一個鴉雀無聲的中國城市。正因如此,流亡、離散到各地的香港人,在雨傘運動十周年之際,更需要一起回顧那段經歷,讓聲音不至被煙滅。
《傘後拾年:夏慤村的未圓夢》主編張燦輝,當年在佔領區現場用相機鏡頭紀錄了各種人和事,他以夏慤村的「烏托邦」為主軸,捨棄警民衝突或催淚煙火,著重顯現79天「愛與和平」的世界,挑選了79張黑白相片;再邀請當年在現場擔當不同角色的人,包括「佔中三子」朱耀明牧師和陳健民教授、學生領袖周永康和周豎峰、深耕社區的傘兵葉錦龍和杜嘉倫、學者阿古智子和貝爾雅等撰文記述自己當年經歷,成為這本相文集。文章有回顧,有舒懷,有分析,眾人記憶的碎片不一定能把這場複雜的運動完整地重現和疏理,但最大的意義,是雨傘十年這重要歷史時刻,不能鴉雀無聲。
這既是為了記憶與遺忘之戰,也為了同路人互相看見和勉勵。畢竟,民主的追求是現在進行式。
內容節選
我們三人都同意要從教堂開始,在象徵愛與犧牲的十字架下宣布運動的信念書:「這個運動的起點是我們對香港的關愛……」——朱耀明牧師
相對經濟至上、唯利是圖、權力集中、地盡其用的「中環價值」,夏慤村表現的環境保育、無私分享、平等參與和公共美學,是香港公民對未來社會的一個願景。——陳健民
當日在佔領區中的自主實驗,渴望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直接民主、商討辯論、反擊腐敗、爭取公義之浪潮,只能隨著每個人體與團體網絡四散,四海為家,以期重建海外港人之公民社會。——周永康
我們紀念雨傘,不啻於紀念反抗北京,也是紀念我們開始反抗命運;不啻於紀念一次抗爭,也是紀念自它所開展的抗爭時代,開始於二〇一四年,壯大於二〇一九年,繼續下去,直至在未來成熟結果。——周竪峰
傘運的失敗多多少少成為了二〇一九年反送中運動的群眾基礎,和建立了對堅持民主公義、追求自由法治信念的磐石。——楊寶熙
這場運動不僅是對北京拒絕給予香港全面普選權和行政長官公民提名權的抗議。這場運動,尤其對年輕人而言,是對自己植根於香港,並決心無論發生甚麼情況都要保護這個「祖國」的肯定。——貝爾雅
夏慤村是面對政治不公和警察施暴時,源自良知呼喚的產物。烏托邦渴望的公義、民主和自由,突然在擁有同樣思想的群體中成為可實現的。——張燦輝
前言 張燦輝:夏慤村作為烏托邦
I 煙消人未散
朱耀明牧師: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良知的呼喚
陳健民:夏慤村拾遺
II 前仆後繼
周永康:雨傘運動 十年一記
周竪峰:變動的雨傘記憶 不變的抗爭意志
III 俯拾皆是
葉錦龍:從自衛群眾到政治動員—金鐘防線與香港政治的連結
杜嘉倫:一個老傘兵的回憶
黃國才:夏慤道最美的風景
楊寶熙:讓香港在浴火中重生
VI 年華不負
阿古智子:跨越時代與界線的同理心
貝爾雅:植根家園的宣言
附錄 雨傘運動日誌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