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以香港在這兩個世紀的滄桑巨變作為主題,做了一個全面性分析又頗為深入的探討。全書共有十七章,將處於兩百年歷史洪流裡的香港,分作六個主要階段來討論。第一階段,以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割讓香港和九龍,其後又將新界租借99年到1997,一直到1949年中共取得政權,並且取得發言權。第二階段,從北京當局於1972年首次對於聯合國就香港地位表態,一直到1980年初期中英談判的起步。第三個階段涵蓋中英談判的過程,以及中英聯合聲明的發表。第四個階段著眼於香港主權轉移,一直到選出第一任特首和第一屆立法會。第五階段的焦點是香港人爭取特首和立法會直選和普選的訴求的提出和抗爭活動。第六階段,分析討論香港群眾有關佔領中環的爭議,隨後反對刑事疑犯送返中國大陸審判的訴求和爭執,最後北京當局宣佈施行國安法,中央直接干預香港政治,基本上終結了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十九世紀大英帝國的名相巴麥尊,在英國與清朝簽訂江寧條約後,不只一次說,香港僅僅只是南中國一個狹小漁港,一片不適人居的不毛之地。時任外相的巴麥尊,對於即將成為殖民地的香港,他的認識也僅於此,比起大清國的滿大人們,猶有不及。
巴麥尊當年一句可能的無心之言,後來竟成了港英政府對香港殖民前身的定調之語,香港從此變成了一塊沒有史前史的土地,先住民的身分和文化也因而銷聲匿跡。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又有它自己一套宏大空疏的民族主義論述和收復失土的解釋,在此間,香港依舊無法擺脫卑微的從屬地位。
香港的政治命運和前景的確如殷惠敏所說一樣,取決於外來的因素,這是我們理解香港的基礎。但是香港的靈魂,也就是它的文化,經濟,卻從來具有自身發展的脈絡。
文化學者阿巴斯說,香港文化無法用傳統/現代、東方/西方、 殖民/後殖民的諸種簡單的二分法來理解。香港在平均教育水平上超過了英國和中國,經濟所得、影視藝術的發展、與世界接軌的程度,與掌握國際資訊亦復如是。對阿巴斯和許多人,香港文明縱使無限絢麗,也可能僅是曇花一現,最終將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政治大限下,文明的絢麗似乎都只是借來的。
序言 李南雄
卷首語
租界與革命
一九七二:不尋常的一年
回歸的難題
港人自力救濟
還政於民?
向特區過渡
傀儡與鳥籠
「三部曲」到「五部曲」
歷史充滿了隱喻
地下領導網絡浮現
前進新世代
從佔中行動到雨傘革命
政治生態突變
在催淚彈硝煙下
國安法烏雲壓頂
林鄭不求連任,香港民調怎麼說?
一個時代的終結
作者針對香港主權移交的問題,做了密切和貼近式的觀察,著重點在於1997年的主權移轉前後的變化,並且探討香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政策的終結,屬於最早的一部專書。
——李南雄/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目前我們的確沒有理由對香港樂觀。但是當前亞洲乃至全球地緣政治正在發生前所未見的巨變,沒有人可以信心滿滿的說,加在香港人身上的政治牢籠必然萬世不移。從長歷史的角度來看,香港如果有足夠的耐心和韌性,它的文明再次復興還是值得期待。
——杜念中/前台灣《蘋果日報》社長
近代政治史的主流足跡是從殖民到反殖民,再到後殖民。但是普遍人生的故事和劇場、基本上是從悲劇走向平和,即使沒有大團圓或happy ending,也多少能從命運的束縛與折磨中,通過被迫害者的主觀能動性與世界潮流的催促,而走向開放、鬆弛、舒緩並且型塑自我認同的獨立。然而,香港的命運卻是逆向前行,倒退而絕望。香港這段逆行的歷史,亟需完整詳盡地記錄在案。作者純樸地重現了這段「逆」史,呈現出他一貫地站在弱勢和被壓迫者的立場,為他們的期望和事蹟做出紀錄,補足了官方與學術著作宏大論述的偏頗、疏漏及權力取向的氾濫,發揮了弱勢關懷的書寫。在本書中,香港不再是「他者」、「政治慾望客體」,而成為自覺的主體。主體書寫正是香港、台灣覺悟後的敘事態度。
——卜大中/前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常見問題
本店提供來自香港及台灣的各類中文書籍,囊括歷史、文化、社科、文學、哲學等不同範疇,並有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讀物。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書,請按此填寫訂書查詢,本店會盡快與你聯絡。
你可以親身到店或按此在網上書店加入會員。年費僅需£10,即可專享多項優惠,包括全年買書九折、優先預購新書、以及會員獨家專享優惠。
會啊,本店提供英國及指定歐洲國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且不設最低消費金額,一本都送。除此之外,在英國的讀者亦可選擇到指定便利店、油站或郵局等自取,免卻在家苦候包裹的煩惱。買滿£59更即享全英免費送貨,讓你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所有書籍文創商品均從英國寄出,除含預購書籍之訂單外,所有英國訂單約一週內會寄抵府上,如有延誤請與本店聯絡。
本店提供£50、£20、£10三款面額的禮券任君選擇,從購買日起計有效期十二個月,可在門市和網上書店購物時使用。無論是節日慶生、畢業禮物、活動獎品,本店禮券都得體合宜,除向摯愛分享喜閱,更可支持本店香港文化事業,一舉兩得,歡迎按此選購。
本店不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作者分享會、兒童中文故事班、粵英語言交流等,希望延續香港文化、促進交流。請留意本店各社交平台最新活動資訊,期待在活動中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