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匆匆離開,丟棄舊電腦前將文章相片存檔,竟不小心只储存至 2019年初,2019年中之後的都去如流水,似乎上天都想我只留下美好香港的記憶。
尚幸當時在報章每周刊登一篇短文,電郵寄給編輯的文稿仍在郵箱中,如今逐一翻看,又再思緒翻滚。
五年過來,原來是從黃昏走向深夜,但夜,總要有莖頭,惟願在破晓之時,仍未曾忘掉在黑夜重壓前的掙扎。
莫失莫忘。
產品詳情
目錄
推薦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繪者簡介
編者簡介
收到書稿,一口氣看完,不經不覺眼睛模糊濕潤了。書中記錄的不少人和事,從一九八九年的八號風球維園集會,到二〇一九年的612、大埔連儂隧道、721元朗慘案、大埔火車站學生被警察無辜痛毆、理大圍城⋯⋯
那是一場波瀾壯闊的抵抗運動,是港人捍衛香港的背水一戰,卻未竟全功。
——潘小濤
銳輝的文字充滿着對年輕人的關愛,彷彿在瘋狂的世界中向他們輕輕耳語。
如果「莫失莫忘」是我們必須喝下的一劑苦茶,盼本書是顆使之較易入喉的嘉應子。
——周博賢
張銳輝
1989年,與同儕在太古橋留下了六四輓聯,覆述填補三十多年,最終字跡被強權抹去。
1995年,在中學任教通識,二十多個寒暑,由選修到必修,最終停考殺科再被愛國課程取代。
2012年,擔任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理事,見證十年社會運動跌宕,最終香港最大工會被逼解散。
香港遺民。